工程機械大都在泥沙、礫石、雨水和風雪等惡劣環境 中作業,其技術狀況必然較其他機械下降得快,零件間的 配合將出現不同程度的松動、磨損、銹蝕及結垢等現象, 各連接件配合性質、零件間相互位置關系和機構工作協 調性等都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,致使其動力性、經濟 性、可靠性等性能指標下降,甚至引起機器事故。因而,必 須重視工程機械的技術保養。
工程機械的技術保養是指:為了使機械經常處于良 好的技術狀態,保證其可靠性,提高工作效率,延長使用 壽命而對機械所采取的一系列技術措施。其主要內容是 以清潔、緊固、潤滑和調整為主,并結合相關的檢查和檢 測工作。各類型的機械設備在“使用和保養手冊”中都有 明確的保養規定,但在實際工作中對此往往沒有引起足 夠重視,主要表現為:①存在“以修代養”的思想。根本無 技術保養計劃,機器經常帶“病”作業,只有當機器再也不 能工作時,才送去修理。②因受工地惡劣環境條件的限 制,技術保養沒有按保養的規定“量”進行,而是想到什么 保養什么,看到什么保養什么。③參加保養的人員素質 低,不能按保養的操作規程進行,亦無相應的保養記錄。 ④在資金較為緊缺時,不能按時保養,或使用不合規定的 油料及零配件。⑤在工期緊張時為趕進度,不作如期保 養,忽視機械的運行狀況而強行作業等。
為此,要想使工程機械的技術保養能實實在在地進 行,必須做好如下幾方面的工作:
1、領導與員工達成共識,克服“以修代養”的思想, 把技術保養列人機務管理的重要內容,將技術保養制度 化,并建立相應的監督機制 。
機械設備的保養與維修的職能是分開的,保養是維 持機械正常性能,維修是恢復機器的性能。但在日常的設 備使用過程中,往往是重修理而輕保養,甚至是“以修代 養”。然而事實證明,機器的異常磨損、故障的 75%是由于 操作保養不當造成的,因而需要引起領導足夠的重視,并 在人力、物力、財力上給予大力支持。 所有與機械設備有關的人員應相互達成共識,將技 術保養工作列入機務管理人員的職責范疇,并納人公司 制度化管理,編制相應的保養計劃,制定有關的規章制 度,監督是否按保養的項目、內容、規程進行保養及做相 應的保養記錄等,并要明確各自的責、權、利,做到獎罰分 明。
2、加強保養維護人員及操作人員的培訓,確保各項 保養操作能按“規程”進行
一般來說,工程機械的駕駛員都應持證上崗,但不少 駕駛員基本素質較差,文化程度偏低,沒有經過嚴格的正 規培訓,對機械設備的構造、原理、性能以及工作中的協 調性和如何提高效率等知之甚少,而技術保養的主要內 容是靠駕駛員來完成的,因而必須制訂一系列的培訓計 劃,對機務管理人員、保養維護人員,特別是駕駛員進行 較為系統的培訓,確保各項操作和技術保養等能按規程 進行。
3、將技術保養的項目內容規范化、表格化,做好保 養維護的記錄和歸檔
機械設備的保養規范是指對機械技術保養技術要求 的規定。任何工程機械設備在出廠之時,已經提出了該設 備的日常保養和定期保養的具體內容和要求。但是,人們 在保養工作中,往往只做到定性地保養,而沒有完全按保 養的項目內容和要求來進行定量保養。即使做了也沒有 相應的保養記錄。因此,我們必須根據不同機械設備的保 養項目內容和要求,編制相應的技術保養表格以便于進 行保養并做好記錄,還應建立相應的設備檔案,為以后保 養和判斷機械狀況以及維修提供可靠的依據。